根据《山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由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山东建筑大学等单位主编的《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团体标准已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编号为T/SDCT001-2018,现予发布,自2018年6月1日起实施,行业内多家空气能企业参与修编。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具有能在低温环境启动、不需要电辅助加热、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等优势,可以在;煤改电中大规模推广应用。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分户供暖系统,由于其清洁、节能、自动控制等优势,已经成为分户供暖的发展热点。同时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分户采暖工程的高速发展,也对热力公司、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生产企业、应用单位的人才培养和从业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团体标准是行业内的首个针对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正式发布实施的技术标准。热风机产品适合农村取暖,以前由于没有产品标准,政府和老百姓都不认可,推广应用比较困难。该标准的发布实施,为政府主管部门清洁取暖项目招投标工作、项目完成后的核查验收提供了技术依据。该标准对热风机产品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及运行工况等进行了规定,对推广应用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行业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必将引领热泵热风机新一轮发展热潮。(中国制冷网)
首台全太阳能重大技术装备成功运行
近日一项太阳能技术示范项目在综改示范区唐槐产业园奠基。该示范工程将利用太阳能供热源和冷源,实现了建筑物绿色供暖制冷。该项目由山西万众生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建于唐槐产业园的这项太阳能技术示范工程,全称为;完全太阳能全天候冷热电气联产联供动力系统山西示范工程试验中心与集成车间项目,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台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已被列为国家新能源领域;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完全太阳能全天候冷热电气联产联供动力系统投入使用后,可取代空调、锅炉房、市政热源,为一定区域供电、供燃气、供热、供冷,替代矿物能源,实现建筑物能源零碳排放。(暖通空调在线)
2018年转子压缩机市场:喜忧参半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5月转子压缩机行业生产1967万台,同比增长15.19%,环比下降1.64%;销售2013.3万台,同比增长13.94%,环比减少2.92%。本月产销环比持续下滑,但同比增速仍保持两位数水平。库存继续消化,环比减少7.6%,但库存去化速度逐渐放缓。总体来说目前行业仍处于生产较饱满,库存持续去化的良好态势。
产业在线监测排产数据显示,十家压缩机企业6月总排产1976万台,同比去年生产实绩增长16.5%,环比5月排产下降1.8%,可以看出自4月份以来转子压缩机排产连续三月微幅下滑,同比去年生产实绩增速也持续收窄,但同比增速仍保持在10%以上。空调来看,在美的空调6月排产大幅调整后,6月份空调行业整体排产规模为1548万台,同比增长11.3%,环比5月排产增长1.5%。下游空调企业在4、5月份开始有意识控制生产后,6月份部分空调企业战略调整,在终端销售旺季加大出货力度,抢占市场资源,排产同比增速又回到两位数水平。另外压缩机企业反映目前内销订单情况良好,生产一直保持旺季生产水平,整体形势比较乐观。并且冷年8-5月转子压缩机销量同比增速高达18.62%,基于目前形势可以看出2018冷年又将是转子压缩机收获满满,产销两旺的一年。
2019冷年警惕库存危机
按行业运行规律,历年下半年压缩机开始储备库存,上图可以看出2017冷年开始转子压缩机库存高企,11月库存达到历史最高点925.7万台。但同时下游空调市场在2016年7月末行业库存基本被清理,补库需求激增,另外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空调更新换代需求爆发、2017年大范围、温度高、持续久高温天气多种因素叠加,使得空调市场出货持续创历史新高,上游压缩机库存也得到快速消化,在17冷年结束压缩机库存已下降到历史同期水平。
今年2月份以来,转子压缩机行业在持续消化库存阶段,虽然5月库存比2月库存下降了228万台,但是同比来看,压缩机库存仍比历史同期高出许多。那么今年下半年压缩机库存是否能和17冷年一样,得到快速消化?下游空调库存来看,截止到4月底,产业在线监测的空调行业总库存为3941万台,按照旺季的平均消费量,大概需要将近5个月的时间来消化,整体水平偏高。另外目前房地产行业依然处于去库存阶段,预计房地产市场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平稳态势,2016房地产市场火热上行的情形再次出现概率极低。目前在终端消费景气下行态势下,部分空调企业仍有意拉升出货增速,不乏有透支效应。对比之下,19冷年很难出现17冷年压缩机库存快速消化的情况,因此压缩机企业仍需保持谨慎,控制生产,警惕出现库存危机(来源:产业在线)
空气源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项目将落户西安
5月10日,秦煤集团在西安召开空气源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制热产品应用座谈会。
据悉,空气源跨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是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燃料,进行无污染的冬季供热以及空调制冷,该项技术继在北京、太原等城市成功应用后,即将落地西安。
据介绍,空气源跨临界制冷、制热二氧化碳热泵是由浙江七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倾力研发的新能源节能环保项目。该项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能够取代煤、氟利昂等,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从而解决我们许多城市正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
试验数据显示,使用空气源跨临界技术,制取1吨65度热水只需要10度电,传统空调系统只能在-5℃以上的环境供暖,而使用新技术后可实现在-35℃的极寒天气工作,并可制取95℃高温热水,比传统的电热水器、锅炉更高效节能。
资料显示,按西安市2017年煤炭消费总量600多万吨数量计算,在供暖季,供热企业煤炭使用量至少占到当季西安市煤炭使用总量的52%以上,而且不包括未纳入统计的散煤。因此实现关中空气质量好转的关键,就是要降低燃煤总量。此次秦煤集团即将引入西安的空气源跨临界制冷、制热二氧化碳热泵项目,将为西安乃至陕西各大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解决方案和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据了解,空气源跨临界二氧化碳制热制冷项目采用高纯度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利用其特殊物理,利用热交换器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将此释放到水中,传递热量。不但保证采暖和制冷的功效,同时没有污染物排放,属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暖通空调在线)
水冷制冷机PK风冷制冷机
众所周知,通过压缩机分类,制冷机可分为螺杆制冷机等多种不同类型,而通过散热方式、冷却系统来区分的话,制冷机则可分为风冷、水冷、油冷及自然冷等方式。最常见的工业用制冷机则是水冷及风冷两种。
制冷机的水冷和风冷系统主要的不同点。
第一:冷却散热方式不同
制冷机的水冷以及风冷,是两种不同的冷却散热方式,风冷散热系统,是采用强制空气对流来散热,而散热效果相对较好的水冷则是通过冷却水来散热降温的。
第二:复杂程度不同
制冷机的水冷和风冷两种冷却散热方式不同,二者的冷却散热系统复杂程度自然也不同。水冷散热系统,相对复杂一些,风冷散热系统,则只是风机系统,相对较为简单一些。
第三:成本不同
相对于风冷来说,单纯从散热降温系统来说,水冷当然更贵,这是因为水冷散热系统复杂。而撇除冷却散热系统自身的成本不说,水冷仍然较“贵”,因为水冷采用冷却水散热,需要不断有冷却水注入才能够维持正常运行,而风冷则依靠大气,几乎是不需要成本的。
第四:维护保养不同
风冷的维护保养,主要就要电机以及风扇的轴承润滑、风扇的灰尘清理清洁以及周边空气环境的保证,而水冷的维护保养,则主要是集中于水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塔以及冷却水的散热上,并应该保证水冷冷凝器的结垢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清理和清洗,且应该保证冷却水的水质等。( 慧聪空调制冷网讯)
40亿台销量 谁将主导全球空调市场销量
每秒钟就会销售10台新空调。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在如今却真实的发生了。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了一份新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空调的数量将从现在的16亿增加到56亿台,增长3倍多。来自空调的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增长两倍,需求相当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合计电力容量。作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的空调,将成为未来30年全球电力需求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虽然发达国家的空调市场趋于饱和,重点开发以旧换新市场。但随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将对空调需求起到提振作用。这对空调企业来说是将面临着巨大的利好。
曾经,世界空调的发展过程中,日韩品牌凭借技术及品牌优势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垄断空调市场长达40年之久。然而随着中国家电企业的崛起,在技术、品牌和功能方面,中国品牌空调在全球范围内正处于快速上升通道中。智能化、互联网化成为正在崛起的中国空调的一张标签。
根据IEA估算,到2050年全球空调需求将增加到56亿台,意味着从2018年到2050年的32年时间,全球每年的空调量约为1.2亿台。实际上,这与当前的情况差异并不太大,意味着空调市场将会平稳上升,而不会大幅度的销量提升。
尽管如此,在当前的空调行业,未来谁能占据主导地位,其实已经有了雏形。可以说,到2050年,全球空调行业将在中日韩之间进行角逐。综合目前的市场表现,从三个要素当中可以看到中国品牌在全球空调行业中优势明显。
第一,中国空调品牌集团军优势明显。根据欧瑞国际调研从全球互联空调(包括智能空调)数据统计看,市场份额占比前五依次是海尔30.5%、美的20.9%、格力17.7%、三星5.1%、LG4.8%。中国品牌占据前三席,同时这也是全球化第一阵营品牌。
尤其是海尔第2次获得全球互联空调第一,进一步坐实了全球互联空调的江湖地位。海尔空调作为海尔智慧家庭全场景定制化智能成套方案的一部分,最早在世界家电领域开启智能化进程。
从2010年在中国市场推出首台物联网空调到2013年首批智能空调出口意大利,截至目前,海尔互联空调(包括智能空调)覆盖已超过全球40个国家,服务全球1/3陆地的用户,覆盖全球互联空调国家的87%。
第二,中国品牌在全球空调行业逐渐树立技术话语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空调业在技术上的提升,有越来越多的技术话语权影响空调行业。
早在2011年时,在国际电工委员会上,海尔空调唯一代表中国全程参与了该标准的讨论制定,并提报了涉及空调安全试验条件、结构等3项国际标准提案。
第三,中国自有品牌正在向全球迅速渗透。做为中国最知名的三家空调企业,海尔、美的与格力在全球拥有的地位,包括销量、技术创新、品牌知名度等多个维度都受到了广泛的影响。
从目前全球行业销量来看,中国空调形成的第一集团军优势将愈发明显,这将进一步奠定中国空调品牌的影响力,或将占据空调行业的主导地位。(中国制冷网)
格力中国造 交出亮眼成绩单
近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召开,孔孟之乡一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中国再一次展现出了海纳百川的大国襟怀。
以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民情彰显中华民族自信,从杭州到厦门再到青岛,中国的主场外交一场接一场,在外交活动的背后,中国城市的魅力令世界叹服,中国的风土民情也引人艳羡。无独有偶,今年中国外交的主角还有不断力压全场、扬帆出航的“中国造”。
1月,格力击败多家国际知名品牌,成功中标Regina Miracle集团越南项目、中国老挝铁路项目Meuang Xay至Nam Seud段、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世贸中心签下全球最大的光伏空调项目、签约美国水牛城温德姆(Wyndham)酒店项目、中标澳洲珀斯中心高层豪华住宅项目、再次“牵手”印尼首都雅加达新地标,实现2018年的“开门红”,让“中国造”的身影遍及世界各地。
2月是中国的春节,但致力于“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格力依旧没有停止脚步,先是拜访了2002年才独立的新国家东帝汶,将此前提供的风管机升级为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为老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制冷服务,接着又在“一带一路”沿线立下两个标杆,让格力的品牌在缅甸仰光坎塔亚中心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为众所知。
3月,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世界各国的目光都聚焦于此。格力的“外交”之路仍在途中并一路马不停蹄地为巴西的美丽山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城市阿曼首都马斯喀特送上“中国造”的真切问候。
4月,格力在服务全球消费者的同时,还抽身参与了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并凭借“光伏直驱变频空调”、“高效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三缸双级变容积比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三大发明项目在来自全球40个国家的1000多个参展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三项金奖。同月,格力又现身意大利威尼斯,作为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企业单位,在IEC TC59 PT63086《家用和类似用途空气净化器性能测试方法》的制定会议现场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中国造”赢得了相关领域国际家电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当日历翻到5月份,格力的成绩也同样令人瞩目。5月16日,“新时代•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格力2018再起航”梦想盛典在珠海举行,格力在现场宣布其自主研发的5项技术获评“国际领先”,至此格力已揽下24项“国际领先”技术。
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总书记在上合组织峰会上的讲话揭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局势,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正在以友好的态度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而以格力为代表的“中国造”也逐浪扬风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外交”成绩单。(中国制冷网)
中国空调爆炸式增长 能耗激增存隐忧
美媒称,在中国,空调曾经非常鲜见。但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一份报告,如今中国国内的空调数量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多,空调销量还在持续增长。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5月23日刊登题为《中国空调市场爆炸式增长存在巨大的隐性成本》的报道称,中国目前用于制冷的电能是1990年时的68倍,这一数字还在以快于其他任何地方的速度继续增长。报道称,目前,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美国在空调设备上的能源消耗仍然最高。截至2016年,全球所有空调总装机功率的40%在美国境内,美国3.28亿居民在制冷上的能源消耗高于非洲、拉丁美洲、中东和亚洲44亿居民的制冷能耗总和。
报道称,但是,美国将很快被中国取代,因为美国在空调设备上的能耗现在仅仅是温和增长,而中国在空调设备上的能耗则出现了激增。
报道指出,截至目前,中国空调设备数量的爆炸式增长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在其他气候炎热地区,空调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过去在这些地方空调很罕见。例如,自1990年以来,印度在制冷上的能耗增长了14倍。
报道称,在全球范围内,空调设备每年的能源消耗量约占人类每年总耗电量的10%。为空调设备生产这些电能将显著增加大气中会改变气候的温室气体。
国际能源署称,自1990年以来,制冷造成的碳排放量增加了两倍,2016年全年达到11.3亿吨,接近日本当年的碳排放总量。
国际能源署预计,如果任由全球制冷热潮继续下去而不加以控制,到2050年,上述数字可能增加两倍。届时,全球空调能耗将等于中国当前的总电力需求量。国际能源署称,如果不采取措施提升空调效率或更多地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事实可能证明这对全球碳排放具有灾难性影响。(暖通空调在线)
香港计划开发首个海水制冷系统
据港媒报道,香港特区政府将在启德发展计划影响区域内开发建设首个区域供冷系统,建设南北两厂和海水泵房,利用临海之便,抽调海水到中央供冷站制作冷冻水,再通过配水管道输送到区内楼房,替代空调系统。
据悉,整套系统竣工后每年可节省8500万度电,相当于减少排放5.95万吨二氧化碳。
香港特区政府机电工程署总工程师陈柏祥指出,区域供冷系统是低碳基建项目,耗电量较传统气冷式空调系统低35%,且用户不需要安装制冷机组,可以免受机组的噪音影响,也无需安装水塔散热,避免造成热岛效应。
启德区域供冷系统工程在2011年展开,分三期进行,预计全部工程将于2025年完成。(暖通空调在线)
制冷行业还有大发展!预计2022年底,
全球工业制冷设备市场将高达264亿美元
趋势未来几年预计新兴市场工业制冷设备需求规模将保持稳定,有望推动工业制冷设备行业发展。预计到2022年底,全球工业制冷设备市场将高达264亿美元。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工业制冷设备行业市场并不像工业制冷设备制造技术成熟并与许多设备相关那样集中。而英格索兰,江森自控和大金等一些企业因其工业制冷设备和相关服务的表现而闻名。
与此同时,2016年北美地区占有33.02%的收入市场份额,在全球工业制冷设备行业中占有显着的位置,因为它们的市场份额和技术水平。消费工业制冷设备的消费量与下游产业和全球经济有关。由于未来几年全球经济一直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工业制冷设备行业的增长速度可能不会保持这么快。但肯定预测工业制冷设备市场前景广阔。成本由于潜在的供应变化,对原材料和某些部件的成本和可用性的影响尚不确定。原材料成本对费用水平有重大影响。如果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等相关因素增加,并且新公司无法将这些价格上涨转嫁给客户,他们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就会受到影响。(暖通空调在线)
多项制冷空调相关新标准(JB/T)发布
2018年5月21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了关于发布247项机械行业标准的通告;,通告指出,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247项机械行业标准获发布,其中制冷空调行业相关的标准有12项。(暖通空调在线)
R134a制冷剂:仍保持低位
近日,我国制冷剂R134a运行状态保持低位,生产企业暂无报盘,市场询价主流在29000-31000元/吨,商家反馈主流拿货价格在28000-29000元/吨。据了解,当前制冷剂R134a成本面支撑高位,且市场供应能力不高,但需求面表现欠佳,且贸易商采购热情不高。鉴于此,预计短线制冷剂R134a市场维稳运行。(制冷快报)
“Solvay通过e-Xstream工程软件
为3D打印部件提供模拟解决方案
索尔维进一步确立了自己作为增材制造专用聚合物(AM)的新兴公司的信息,其中高性能KetaSpire PEEK AM长丝将成为e-Xstream工程公司Digimat模拟软件中第一个将于2018年6月推出的聚醚醚酮聚合物。
“索泰威聚合物材料事业部全球业务部增材制造业务经理Christophe Schramm表示:”KetaSpire PEEK加入Digimat公司代表索尔维成为业界成功应用3D打印工艺中先进聚合物的领先资源的最新举措。 “索尔维正在与e-Xstream工程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迅速扩大Digimat平台上可用于模拟的特种聚合物的数量,并最终使我们的客户在使用索尔维高性能聚合物时能够”首次正确打印“表演热塑性塑料“。
作为最新版Digimat 2018.1的一部分,Digimat用于增材制造将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准确预测3D打印KetaSpire PEEK零件的翘曲和残余应力,作为增材制造工艺(如熔丝制造(FFF))的功能。通过使用Digimat进行增材制造,用户可以在3D打印零件之前进一步优化其工艺并尽量减少零件变形。 Digimat 2018.1将于今年6月在全球发布,但索尔维的客户可以联系索尔维,以便从描述KetaSpire PEEK材料法的新数据集中受益。
KetaSpire PEEK AM长丝被广泛认为是性能最高的热塑性聚合物之一,其3D打印部件具有出色的机械强度和耐化学性。虽然索尔维先进的PEEK聚合物历来限于传统的加工方法,但新推出的KetaSpire PEEK AM长丝现在使这种材料成为需要更高级别端部性能的增材制造应用的一种选择。
e-Xstream母公司e-Xstream工程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材料策略师Roger Assaker表示:“索尔维结合了业界领先的材料,专业技术和协作创新,使我们能够为KetaSpire PEEK AM长丝开发高精度的预测模型数据。 MSC软件。 “因此,Digimat仿真软件为添加剂制造商提供了尖端的新材料选择,以推动其3D打印零件的设计边界。”(复合材料传媒)
日本运动鞋制造商采用纤维素
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从木纤维提取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的重量是钢铁的五分之一,强度却是后者的5倍。在日本,CNF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已活跃多年,现已取得重大成果。
日本领先的运动鞋制造商爱世克斯(Asics)是纤维素纳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早期采用者之一。该公司从星光PMC公司(Seiko PMC)购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复合材料STARCEL,用于其Gel-Kayano25跑鞋。Asics将Starce材料与其FlyteFoam Lyte热塑性聚酰胺(TPA)弹性体相结合,使运动鞋的耐久度提高约7%,强度提高约20%,并增强了缓冲效果。与通常用于运动鞋鞋底中层的乙烯-醋酸乙烯(EVA)树脂相比,FlyteFoam Lyte的重量轻了55%。
2014年10月,星光PMC在茨城县启动了一个试点工厂,生产以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其他树脂为基础的CNF增强复合材料。2017年底,其产能扩大到商业规模,达到200吨/年(70吨/年CNF)。(中塑在线)
用碳纤维制成的Astro Aerospace乘客无人机
Astro Aerospace公司宣布与帕特森复合材料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帕特森复合材料公司与奥罗拉飞行科学公司(一家波音公司),Multimatic技术中心,碳海洋和联合医疗等著名公司合作。
帕特森复合材料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b Paterson将在Astro Aerospace Passenger Drone上制造组件,这是一种先进的空中运输车辆,乘客可选择手动或自动飞行。
帕特森复合材料公司在航空航天,国防,医疗和航海工业中具有飞行器专用复合材料部件的经验,尤其在飞行器领域具有丰富经验。专业从事碳纤维的 Paterson Composites将与Astro Aerospace合作构建客运无人机的整个机身,包括驾驶舱,车架和螺旋桨叶片。
Paterson Composite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b Paterson将加入Astro Aerospace作为设计团队的顾问,带来一批将加入开发团队的工业工程师。 Rob是一位领先的行业专家,具有制作专家,设计师和工程师团队的经验。作为经验丰富的商人,他领导了一些世界上最复杂的设计结构和建筑形式,并在机器人和复合材料领域工作超过10年。
“我很高兴能加入Astro设计团队作为其最新的顾问,并期待为我的专业技术提供一个能推动航空工业向前发展并将车辆生产推向未来的项目,”首席执行官Rob Paterson说。帕特森复合材料公司。 “我计划通过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帮助乘客无人机项目取得卓越成就,对工程和设计充满热情,并致力于为世界创造创新产品。”
Astro航空航天客机无人机具有环保和无污染功能,其触摸式飞行控制功能可使乘客手动或自动飞行。全功能原型包括垂直起降能力和主机16个单独的转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和性能。无人驾驶飞机旨在通过光纤技术降低飞机重量和磁干扰,外部采用碳纤维材料制造。帕特森复合材料公司和Astro Aerospace公司将共同建造乘客无人机的第二个版本,该版本将在生产完成时供公众购买。
Astro Aerospace公司首席执行官说:“我们很高兴与Paterson Composites公司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碳纤维工作的专家,他们无疑将使我们作为一个团队能够建造一个能够为世界提供服务并为之服务的飞行器”布鲁斯本特。 “我们也期待Rob Paterson加入Astro Aerospace Design Team作为其最新的顾问。他的指导和项目管理技能将被用于建造乘客无人机。(复合材料传媒)
新型复合材料轴承填补国内空白
日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冷却剂泵推力轴承”评审会。在评审会上,该项目以国内独有、国际领先的评审结果顺利通过评审,标志着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又一项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将引领国际新型复合材料轴承研发的前进方向。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蹇锡高等13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新型复合材料轴承优于采用巴氏合金材料推力轴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补充相关分析和试验验证后,可在新建机组上推广应用。
与会专家表示,哈电动装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PESK树脂基复合材料新型复合推力轴承设计方法先进,结构合理,制造工艺和选材优良,性能指标满足技术条件规定的无顶油惰转停机(SBO工况)等全部工况在内的技术要求。全尺寸推力轴承经过375小时全流量运转试验和53次启停(其中无顶油停机2次)考核,结果满足技术规格书和试验大纲要求;推力瓦材料进行了2184小时的高温浸油试验,材料性能稳定;同时,采用相同材料及工艺制造的300MW核电主泵推力轴承在轴承试验台架上完成了2012小时高载荷运转和206次无顶油启停试验,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技术要求。
哈电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表示,哈电集团在推动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今后的研发道路上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哈电集团会牢记使命与责任,通过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砥砺前行,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上海石化碳纤维材料首次用于隧道加固
近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研制生产的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片材首次应用于重庆一特长隧道的加固修复,且预计耗用片材达2000余米,成为该企业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加固领域又一新的拓展应用。
此次用于加固的CFRP拉挤片材全部使用上海石化自行生产的SCF35S碳纤维开发研制,其性能得到了施工方中建八局的充分认可。利用该材料修复隧道裂缝时,只需将修补部位的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均匀涂上胶黏剂,再贴上CFRP片材即可,操作简便易于施工,并具有加固强度高、工期短、耐腐蚀、自重轻、不增加结构尺寸等诸多优点。(中国石化新闻网)
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可增强电极性能
近年来研究表明,纳米电极材料有望提供相当于现在商用锂离子电池数倍的能量或功率密度,但该材料此前只能在负载量极低的超薄研究型电极中达到其优异性能,难以在需要较高负载量的商用器件中实现其应有潜力。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团队最近研制出一种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成功地解决了电极性能随着负载量急剧下降的关键难题,使得制备高负载的高性能电极成为可能。相关研究成果美国时间1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段镶锋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许多纳米材料在一些研究型器件中展现了优异的储能性能,但在此类器件中,电极活性材料负载量经常只有商业化器件中常用负载量的10%左右。由于极低的负载量,最终体现在整体器件中的容量或功率密度很难能较大幅度地超过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如果只是简单地增加电极厚度,随着厚度的增加,电子输运电阻和离子扩散电阻都会显著增加,致使电极性能急剧下降。
该团队研发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中,高度联通的石墨烯网络结构提供了优异的电子传输特性,而其多层次孔结构则大大促进了离子的快速输运,从而使该材料在高负载电极中首次同时实现了较高的容量和极高的功率特性。“这标志着高性能电极材料在朝商用储能器件方向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成会明评论说。
段镶锋表示,这一方案可以适用于其他高性能电极材料,为在商业级器件中实现此类高性能储能材料的潜力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有望极大提高相关储能器件的容量和充放电速度。(中国地质调查局)
TCS公司推出量身定做的高级复合材料
将有专业人士为汽车,船舶和工业市场在内的众多行业提供主流和高级解决方案,TCS为内部和外部表面应用提供高度定制的服务。
从设计到最终产品一直陪伴客户和合作伙伴,TCS努力超越对整个项目交付和供应链寻找解决方案的期望。
商务总监Michael Stevenson补充说:“TCS参与了许多高端定制项目,为我们的客户增添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我们的专家团队可以管理整个流程,将客户概念贯穿到最高质量的成品部件制造。“
Crosby Composites总经理Paul Field评论说:“作为复合材料部件的领先制造商,我们对TCS提供的材料的独特性质以及树脂的透明度印象深刻。 除了定制项目的理想之外,TCS团队还提供了一流的服务。(复合材料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