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关注着每个城市的市场动态,面对人类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大众对生产商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各类的逐步推出,也不断促进着行业的发展,因此格瑞德集团特创建每月市场动态专题,由德小编为您呈现近期市场动态,一起来看!
Business Information
五部门:适时将碳足迹管理
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
近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适时将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力度。
《意见》提出两个目标,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着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到 2030 年,国家层面出台 200 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基本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全面建立,碳标识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同,主要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得到国际广泛认可,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提到,适时将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力度。以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大型消费品为重点,有序推进碳标识在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引导商场和电商平台等企业主动展示商品碳标识,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碳足迹较低的产品。
八部门加大对民营企业
的金融支持力度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 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银发〔2023〕233号,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通知》提出,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满足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合理金融需求,优化信贷结构。
《通知》要求,完善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 和评价体系。推动水电、工商、税务、政府补贴等涉企信用信息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向银行业金 融机构开放查询,缓解信息不对称。健全失信行为纠正后信用修复机制。
强化应收账款确权方面。《通知》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应收账款付款方在中小企业提出确权请求后,及时确认债权债务关系。鼓励地方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辖区 内小微企业应收账款确权力度,提高应收账款融资效率。推动核心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加强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通过服务平台及时确认账款,缓解核心企业、政府部门确权难和金融机构风控难问题。
发改委公布首批“碳达峰”
试点52个,在15个省区开展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总体部署,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选择 100 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 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 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首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试点共35个,将在15个省区开展。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能源与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双碳研究院也对外发布了《中国省级碳达峰进展评估报告》,该报告对各个省份的碳减排现状进行了统计,并提出了建议。
《方案》提出了“坚持积极稳妥、坚 持因地制宜、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安全降 碳”4 条工作原则。《方案》指出,“到2025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 制基本构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 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初步形成,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基本清晰,试点对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到 2030 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着进展,重点任务、重大工程、 重要改革如期完成,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全面建立,有关创新举措和改 革经验对其他城市和园区带动作用明显,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推进碳 中和奠定良好实践基础。
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额中,河北省3个,山东省3个,山西省2个,河南省2个 ,内蒙古自治区3个,湖北省2个,辽宁省2个,湖南省2个,黑龙江省2个,广东省3个, 江苏省3个,陕西省 2 个,浙江省 2 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 个,安徽省 2 个。
对于试点城市和园区而言,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结合本地能源禀赋,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 要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占比。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一般的地区,要进一步扩大绿电和绿证交易规模,同时充分挖掘本地 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为本地能源供给提供有效补充。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行动,钢铁等重点碳排放的行业规划中,减排已经成为主旋律。
国家能源局:中国拟建立
可持续地热供暖法规框架
2023年11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能源革命促进项目”环评文件的公示,国家能源局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发了“中国能源革命促进项目”,拟申请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支持。项目通过开展政策研究和相关试点活动,促进中国电力与供热领域的清洁低碳发展。
本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支持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和省市层面的能源转型示范,提高电力领域和供热领域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推动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本项目包括三部分活动内容:一是国家层面能源转型政策与管理框架,二是省级层面试点示范,三是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
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
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竹缠绕复合材料
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11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与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
工信部指导开展光伏行业
自律工作
据工信部网站11月23日消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制定的《光伏组件功率规范诚信标定和溯源自律公约》于11月21日正式发布。该公约瞄准确保光伏组件功率准确溯源、减小功率标定偏差、减少光伏产品以次充好等目标,引导各方缓解国内外贸易过程中对组件功率数据的分歧,积极促进光伏市场可持续发展。
两部委发文:鼓励新能源
+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
11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加快放开各类电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按照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的时间节点,现货试点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分步实施方案。分布式新能源装机占比较高的地区,推动分布式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探索参与市场的有效机制。暂未参与所在地区现货市场的新能源发电主体,应视为价格接受者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出清,可按原有价格机制进行结算,但须按照规则进行信息披露,并与其他经营主体共同按市场规则公平承担相应的不平衡费用。
鼓励新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分时价格信号,推动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在削峰填谷、优化电能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探索“新能源+储能”等新方式。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空气
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1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再接再厉、久久为功,扎实深入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要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等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切实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知识普及和政策宣传,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营造共同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良好氛围。
区域政策
1福建厦门大力推广高效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12月6日,厦门市建设局等7部门发布《关于深入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加快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部分指出,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标准,逐步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推行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完善城市建筑用水、用电、用气等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推进公共建 筑围护结构、空调、照明、电梯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区域建筑能效提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 管理服务模式,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水耗。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 地源热泵、高效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推进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 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融合创新发展。探索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的应用,鼓励建设“光储直柔”建筑。
2宁夏:持续推进非清洁取暖区域实现清洁煤替代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3-2024 年全区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行动方案》的通知指出,深入推进燃煤污染综合治理。稳妥有序推进清洁取暖。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工作方案(2023-2025)》,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原则,稳妥推进清洁取暖改造,确保全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吴忠市、银川市、固原市、中卫市要保质保量推进清洁取暖项目建设,2023 年底前,吴忠市完 成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各地要全力做好清洁取暖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保障工作,确保能源安全稳 定供应;依法将整体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并稳定运行的地区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加强监督检 查,防止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用户散煤复烧。
严格散煤使用监管。各地要持续深入开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村等暂未实施清洁取暖地 区排查检查,重点对农业大棚种植、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散煤使用情况进行排查,建立农业散煤 设施清单并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各地要组织开展冬春季民用散煤治理专项检查行动,打击违 法销售散煤行为,确保生产、流通的民用煤质达标,加大散煤用户入户排查力度。鼓励采取清洁 煤价格补助、上门配送、以优换劣等多种便民措施,持续推进非清洁取暖区域实现清洁煤替代。
持续推进锅炉治理。进一步排查完善锅炉清单;依法依规逐步淘汰 35 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含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农业温室大棚燃煤供暖炉等燃煤设施)。2023年底前,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盐池、金积工业园区不符合要求的燃煤锅炉和平罗工业园区崇岗 分园违规建设燃煤锅(茶)炉淘汰。继续推进热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淘汰和燃煤小热电机组关 停整合。按计划推进 65 蒸吨 / 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层燃炉、抛煤机炉除外)超低排放改造和现有不达标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低于50毫克/立方米)。
3济南:充分利用空气能等新能源为建筑供热、供冷
加快推动老旧供热管网改造,降低 热网输送损失,到 2025 年,城镇民 用建筑单位面积综合供暖能耗比 2020 年降低 20% 以上,到 2030 年降低 30% 以上。到 2025 年,城镇 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 8%,到 2030 年达到 10%。因地制宜推广污 水源、土壤源、空气源等热泵供暖供冷技术。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供暖,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 率达到 8%,到 2030 年达到 10%。
因地制宜推广污水源、土壤源、空气源等热泵供暖供冷技术。规范有序推进地热能供暖,到 2030 年城镇清洁供暖比例达到 85% 以上。逐步建立以电力为主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推动 新建公共建筑全电气化设计。到 2025 年,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 55%;到 2030 年, 公共建筑电气化比例达到 30%,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 65%。
提升建筑绿色低碳运维水平。加快推动老旧供热管网改造,降低热网输送损失,到 2025年,城镇民用建筑单位面积综合供暖能耗比 2020 年降低 20% 以上,到 2030 年降低 30% 以上。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结合场地资源条件,充分挖掘太阳能光电、光热、风电设 施与建筑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地热能、空气能、余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建 筑供热、供冷。
提升农宅节能低碳化水平。推动政府投资的农村公共建筑、各类示范村镇农房建设项目率先执行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结合清洁取暖改造同步实施既有农房节能(绿色化)改造,支持发展星级绿色农房和低能耗(零能耗)、低碳(零碳)农房,到2030年建成一批绿色低碳农房试点示范项目。
推动农房用能结构调整。推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乡村生活 热水、供气、供暖、供电等方面的应用。结合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在新建农房中采取清洁供暖方式,鼓励农作物秸秆、树枝等生物质清洁高效综合利用, 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生物质锅炉、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推动农村进一步提高电气 化水平,鼓励炊事、供暖、照明、交通、热水等用能电气化。
4细读四大重点任务!山东全面推广地热将做这些大事儿
2023年11月14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相关负责人对《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进行解读。山东省明确了地热资源勘探、项目开发、产业融合、监督管理等重点工作,以地热能规模化开发为契机,按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思路,加快地热能配套产业融合聚集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山东省计划到2025年,全省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一批地热能城乡供暖、生态农业等综合示范项目。到2030年,全省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1亿平方米以上,建成国家地热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成为全国领先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大省。
5北京市:推进城镇集中式空气源热泵供热,力争2025年全市新能源供热面积累计达到1.45亿㎡
近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其中,意见的发展目标中指出,坚持新能源供热优先原则,推动供热系统绿色低碳转型替代。提升新能源供热比重,持续降低供热系统碳排放。禁止新建和扩建燃气独立供暖系统(不具备可再生能源供热条件的除外,居民自行安装燃气壁挂炉采暖除外),新建供热项目新能源供热装机占比原则上不低于60%。到2025年,新能源供热领域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更加规范、规模稳步提升,力争全市新能源供热面积累计达到1.45亿平方米,新能源供热面积占全市供热面积比重达到10%以上。到2030年,新能源供热市场趋于成熟,新能源供热产业发展稳定、供热规模持续扩大,力争新能源供热面积占全市供热面积比重达到15%以上。
6巴彦淖尔市: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因地制宜推行热泵等清洁低碳供暖
近日,巴彦淖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巴彦淖尔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重点任务中提到,在城市酒店、学校和医院等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中,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技术。深化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7潮州市: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推广空气源热泵等技术
近日,潮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潮州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积极采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隔音降噪等生态共享的建筑设计方式。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空气源热泵等技术,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
8西安:大力发展地热能、污水源热泵等清洁取暖方式
《规划》强调,加大清洁采暖工作力度,调整城市供热模式。大力发展地热能、储能式电锅炉、污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和分布式供热等清洁取暖方式。“十五五”期间,建成区现有供热面积逐步增加清洁能源供热和远距离输送供热比重。
9渭南市:“十五五”期间大力发展空气源热泵等清洁取暖方式
近日,渭南市人民政府发布《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渭政发〔2023〕18号,规划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战略”部分提到,要推动供热结构调整。不再新建燃煤集中供热站,依托热电联产电厂、工业余热构建跨区域的集中供热体系。城市建成区供热由热电联产电厂、工业余热、地热能替代,具备条件的县城建成区供热基本由热电联产电厂、地热能、工业余热替代。到2025年,全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80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居民住宅、商业综合体等应采用清洁能源取暖。“十五五”期间,大力发展地热能、储能式电锅炉、空气源热泵和分布式供热等清洁取暖方式,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供热比重。
10济源:加快推进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推行热泵等清洁低碳供暖
近日,济源市人民政府发布《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提到,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促进生产生活领域用能方式绿色转型,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加快推进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推行热泵、生物质、地热能等清洁低碳供暖。